欢迎访问戏曲文化网
听戏看戏学唱戏就上戏曲文化网!

梦想中的戏剧审美

人物简介:张亦斐,1993年9月出生于海宁,幼时就读于紫微小学。小学毕业后,14岁考入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自那开始,日益喜欢越剧,直至挚爱。艺校毕业后,2010年5月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工作,攻花旦(王派)。2008年在浙江省首届“雏凤争鸣”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中荣获银奖。2012年在绍兴市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大赛中荣获“新禾奖”,2013年以《红楼梦·劝黛》与《沉香扇·书房会》参加中央电视台第三届“越女争锋”,并进入四十强。

起跑线上驰骋越剧艺术

从照片上看这位女孩,热情饱满,光彩照人,或许认为她是一位昆曲演员。非也。她是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的旦角演员,王派(王文娟)花旦,一位为越剧事业倾注心血,勤勤恳恳,增光添彩的默默奉献者—张亦斐。

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内,同事们都称她“小张”或“斐斐”。无论演员乐手后勤男女老少,都是如此。

今年21岁的张亦斐,自小喜欢唱歌,蹦蹦跳跳。在进入绍兴小百花艺校之前,甚至连越剧是什么戏曲都不清楚,每次在家外婆打开电视机看中央电视台戏曲节目,她都会吵着换频道。然而,事情往往是不断变化的。

2006年9月,张亦斐进绍兴小百花艺术学校,还是父母从海宁送去绍兴读艺校的,然而,当父母亲回海宁时,她突然哭得声泪俱下,就不想独自在外地读艺校,在父母的劝说下,她终于留在了绍兴。毕业后,又经过严格考试(唱腔、身段),2010年5月进入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工作,进团后,剧团老师要她演小生,后来由于形象像花旦,故而改学花旦,原先不喜欢越剧的她,没想到,几年后,竟然痴迷地爱上了这门艺术,而且专攻王派花旦,当然,除王文娟的王派,她还学会了袁雪芬的袁派。

如鱼得水步入艺术旅途

梁祝彩蝶双飞,情满人间;木兰代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沉香人小志坚,劈山救母美名扬;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激励后人;一钱太守,情与法,理与义,是非分明,廉政高洁;越女三章,唯美演绎三越女,唐琬、西施、英台个性独特,让人敬慕;李慧娘坚贞不屈,谱写一曲撼动天地、舍己为民的伟大女性颂歌。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都在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唯美的演绎中绘声绘色地呈现。

“小百花”自1986年成立至今,先后创作和排演了大戏三十余台,折子戏五十余出。创作排演的《陆文龙》《越王勾践》《越女三章》《一钱太守》《李慧娘》等戏,先后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二等奖、“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奖项。一直以来,绍兴小百花以她充满生机的活力,整齐和谐的阵容,文武兼备的特色,严谨朴实的团风,较高的剧目质量,活跃在江、浙、沪,流转于城乡中。

新生代“小百花”演员正在茁壮成长,挑起大梁。第五代“小百花”也含苞欲放,朝气蓬勃。  21岁,正值一个人青春时期,对于越剧青年演员张亦斐来说正是风华正茂的大好时光。

新生代演员张亦斐参与折子戏演出有《断桥》中饰演小青,《白蛇传·游湖》中饰演白素贞;《红楼梦》中“劝黛”、“葬花”、“焚稿”中饰演林黛玉;《玉庆嫂》中饰演玉庆嫂;《杨开慧》中饰演杨开慧;《书房会》中饰演蔡兰英;《劈棺》中饰演田秀等。在大戏《五女拜寿》中饰演大女儿杨元芳;《盘夫索夫》中饰演赵婉贞。

直面成绩远眺越艺高峰

2008年,张亦斐在越剧艺校学员电视挑战赛中获银奖;2012年全省“新松计划”青年戏曲演员大赛绍兴赛区暨绍兴青年戏曲演员折子戏大赛在绍兴艺术中心开赛,张亦斐参与并获学员组新禾奖;2012年5月,参与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青春戏苑”栏目,在《白蛇传·游湖》中饰演白素贞;《梁祝》中饰演祝英台;同时,在中央台戏曲频道“过把瘾”栏目中,参与越剧折子戏《山河恋》演出并饰演女主角……

2013年11月,张亦斐参与由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戏剧家协会承办的“越女争锋”第三季,比赛过程中圆了她的两个梦想……

说起她的参赛经历,可谓“一波三折”。由于各种原因准备不充分,早在初赛时就被淘汰的她,是在2013年11月29日,剧团为参赛选手开节目审查会前1小时,被临时通知,组委会决定让其以替补人员身份参加决赛。

尽管留给她准备的时间不多,但天生喜欢挑战的张奕斐还是选择在五分钟的唱段里,扮上一段王派的“林黛玉”。“从学戏开始,就特别喜欢王派唱腔,但苦于没有机会表演,这次是我首次在舞台上唱王派,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因为我的梦想实现了。”张亦斐说。

《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形象是多愁善感的别名,是成天抹泪的化身……

竹影里的潇湘馆,她的鼻尖浸染绿色的黑暗,时代的光亮,将墨浓的抑郁渗透至她的魂魄。自幼父母丧,命运的寄人篱下少靠傍,在她的心里纠结成无法解开的结而隐隐作痛。蓬勃昌盛的大观园,只是反衬出她的孤寂人生。他人家中的温情缠绵,却又加重了她心里的悲凄,依傍别人的怜悯与施舍过日子,更重伤了她的自尊……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红楼梦》第九十八回,确是不寻常的一回,不知有多少读者的情感,都要在此突然像一泓清泉跌落深崖万丈似地回旋激荡起来。

曹雪芹全身心投入而塑造的黛玉形象,张亦斐在越剧舞台演绎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

未知是一种什么?使人们对这位好哭的、敏感的,甚至孤傲得让人有些难以接近的少女,如此动情与无法忘情呢?或许,她又是一位诗人的缘由吧!然而,张亦斐在林黛玉身上亦好像找到了投影。只因她亦喜欢古典诗词,当代诗歌,乃至文学的其他样式……

此次越女争锋比赛,同时还实现了张亦斐的另一个梦想,那就是一直喜欢演小生的她,终于在反串比赛环节中“女扮男装”,当上一回风流倜傥的帅气小生。张亦斐在今年4月又参与了绍兴小百花越剧团《新版狸猫换太子》电影的拍摄。

然而,审美定势是一种审美心理的固定模式,它制约着并决定着审美活动。戏曲中的鞭子,可以使观众立刻意识到这是在策马或是在牧牛,这已成为一种审美心理定势。任何改革出新,都不能动摇这种定势。戏曲的审美定势是戏曲认知的深入与审美经验积累的结果。一定的审美定势是审美对象本质属性的表现,越剧的本质属性就在于它是表现艺术,写意的艺术,抒情的艺术。衷心祝愿张亦斐在此基础上更上一层楼,在越剧艺术道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王铮)(摘自 《海宁日报》)

本文《梦想中的戏剧审美》地址://www.feritterzi.com/xiqudaquan/yueju/mingjia/1932.html

上一篇:大型古装越剧《甄嬛》(下本)主演简介 下一篇:“五朵梅花”携三部大戏将来温州
戏曲文化网微信公众号